找到相关内容187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得诗人之奥旨的皎然

    ,贡献最大。   皎然《诗式》共5卷,最初可能只是一些评论古今人诗与讨论作诗体式的札记,贞元五年(789年),经前御史中丞、湖州刺史(或云湖州长史)李洪提议整理而成。它既是皎然对自己的诗歌创作经验的结论,也是皎然以其美学观点,对“两汉以降,至于我唐,名篇丽句,凡若干人”的诗歌创作经验所作的理论概括,它是一部我国较早出现而又较为完备的一部探讨诗歌艺术的专著。   《诗式》认为诗者乃“众妙之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14953244.html
  • 诗家语言与佛家语言

    佛家语言的渗透,使中国佛教尤其是禅宗语言具有较强的审美意味,并形成了独特的表达方式,主要表现在诗偈与公案两个方面。而佛家“不在文字、不离文字”的语言观渗向诗歌,则奠定了古代中国诗歌语言追求“言外之意”、“味外之旨”、“韵外之致”的审美传统。“韵味”等传统诗学理论可谓诗禅表达方式的共通点在理论上的凝结,代表着传统诗歌的语言美学理论。  【英文摘要】The aesthetic tradition of ...

    刘艳芬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73958350.html
  • 略论唐诗与佛教

    , 唐诗中含有大量的佛教的东西,佛教影响唐诗,佛意、佛理注入唐诗较为普遍。本文通过写佛教与诗歌的繁荣,佛教与唐诗的意境及诗人受影响后的人生观. 考察佛教与唐诗的关系,对于认识唐代的社会和历史,具有重要意义。  关键词:唐诗 佛教 意境 禅诗 人生观   唐代诗歌是唐代主流文学的形式,佛教入诗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,唐诗中含有大量的佛教的东西。佛意、佛理注入唐诗,这一现象与佛教的盛行、流行与诗歌的...

    湛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75361334.html
  • 试论佛教对古诗的影响

    试论佛教对古诗的影响 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之大、范围之广、浸透之深、历史之长,是任何一种外来文化所不能相提并论的。尤其对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影响更为突出,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研究。   西汉末年,发源...诗歌的影响,试图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吸收印度文化使之融合在诗歌之中。 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,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  置,诗歌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艺术形式。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,诗歌已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0950884.html
  • 二十世纪杜甫研究概述(2)

    第四节诗歌艺术研究  本世纪最早研究杜诗的专题文章是李详的《杜诗证选》,该文将杜诗化用"文选"之句、事、理者一一排比出来,虽然方法简单,但已非传统的诗文点评可比,初具现代学术意识。  二十年代,学界...的《杜甫诗研究》、吴泾熊的《杜甫论》、由毓淼的《杜甫及其诗研究》,有专论杜诗艺术技巧的,如玄修的《说杜》、邵祖平的《杜甫诗法十讲》、冯钟芸的《论杜诗的用字》,也有探讨杜甫诗歌创作理论的,如李辰冬的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3161853.html
  • 安期诗僧云外云岫

    明之昌国人。生而身裁眇少,精悍有馀”。18岁出家为僧。出家后名叫云岫,字云外,别号方岩。   十分难得的是,书中保留下云岫所作一百多首诗歌。其中一首为怀念父亲而作的诗透露,他是昌国县安期乡人。  ...来,多病多难,幸不致死。今已六十二岁,虽学佛无所知,粗明善恶因果,不堕凡愚数中,实父遗言所及。今作一偈以代墓志云”。   诗歌仅有四句:“千家山裹阿爹坟,遥想年深草木昏。山外潮回南水上,遗言千古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82578751.html
  • 诗情缘境发 法性寄筌空

    有艺术化的倾向,其中篇幅较短,以四、五言为主的“偈颂”与中国传统诗歌极为相似,这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僧人对这一形式非常喜爱,他们常借偈颂传法于后学。在传法布道中,为了增加内容的感染力和说服力,...脚却依然滞留在凡间迟疑不决;他们在将希望寄托在来生的同时,难以忘怀的仍是现实人生的追求和乐趣;在他们的诗歌中既有对佛理的感悟,又有对人间情感的审美表述,情理交融,难分彼此。  所谓“诗情缘境发,...

    梁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45282051.html
  • 王昌龄左迁龙标佛教活动考

    “意境王昌龄所撰的《诗格》开创了唐代诗论的“意境”说,对诗歌创作、禅宗发展,都有很深刻的意义。他提出“诗有三境”;一曰:物境,“了然境象,故得形似”,主要指山水自然物态的描绘;二曰:情境,“张于意而处于身,然后驰思,深得其情”,主要指诗歌艺术形象表亲身体验的真实感情;三曰:意境,“亦张于意而思之于心,则得其真矣”,主要指诗歌艺术形象所表现的内心感受、体会、认识,所谓“得其真”,其涵义即为“得意”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43252541.html
  • 二十世纪王维佛禅研究述评

    方面:一是佛禅思想研究,讨论王维思想信仰中的佛禅因素,尤其是王维与禅宗的密切关系;二是对王维禅诗的研究。此部分是王维研究的重点,多数论述王维诗中的禅意。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章讨论了佛禅对王维诗歌的影响;三...也应该看作是他个人思想中妥协一面发展的结果。孙昌武《王维的佛教信仰与诗歌创作》(《文学遗产》,1981年第2期),也是较早研究王维与佛禅的力作。严国荣《居士信仰:王维文化心态的动态分析》(《王维研究》...

    高慎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61664322.html
  • 佛教生活与健身之我见

    思想体系,都无一例外地在诗歌的王国中打下了烙印;或者反过来说,就反映中国文化而言,诗歌在内容上具有很强的包容性。   佛教是西汉末年传入中国的一种外来宗教,几乎与中国的文学走向自觉同步。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,佛教也及时发现了诗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功能,因而一些僧人在传法示道的同时,也充分利用了诗的体裁,或宣扬佛教哲理,或表达方外情趣,为中国诗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涵。这一时期善诗的僧人有支遁、慧远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51867090.html